1.齐白石故居的介绍

2.齐白石故居的民间呼声

3.北京十大私人四合院分别在哪里?

4.能请列下北京市内的名人故居、旧宅院、旧府邸、历史遗迹、原址上建的博物馆吗?

5.齐白石的生活年代、作品风格、代表作品及生平事迹

6.齐白石以及他后代的详细资料?

7.齐白石的个人简介

8.韶山十大著名景点

纪晓岚故居 梅兰芳故居 茅盾故居 齐白石故居 蔡元培故居 李大钊故居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流淌着很多珍贵的文化,也保留着很多古老的建筑,今天小编就来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北京这里有哪些名人故居可以参观吧!这样大家来到北京也可以了解这里的文化!

纪晓岚故居

提起纪晓岚,大家应该没有不知道的,当年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自播出后,就让人们深刻的记住了这个幽默善良的纪晓岚形象。

那么,北京这里就有着纪晓岚的故居,这里故居有些破旧,或许是因为时间太久了吧,纪晓岚的故居里面长满着藤萝,显的那么的幽静。

后院还种植着一颗曾经纪晓岚自己亲手种植的海棠,时至今日,虽然主人不在,但是依旧枝繁叶茂,好像在延续着那个时代的繁华。

这里的院落前面还有着一处十丈的紫藤花,十分的好看,大家可以来这里欣赏参观一下啊!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

交通: 乘坐5路或48路虎坊桥路口东下车即可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喜欢着梅兰芳先生的表演,也赞叹着梅兰芳先生的傲骨和民族气节。

这处纪念馆,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里面种植着两颗柿子树和海棠树,代表着事事平安。

走在里面,我们还可以看见梅兰芳先生曾经生活过的样子,展示着他之前穿着过的部分戏装和道具,还有一些馆藏的资料、国内外友人赠送的书法、绘画和其它纪念品。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交通: 乘坐22、38、88、409、626、609、690路护国寺站下车

茅盾故居

说起茅盾,我们就不能忘记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了,是一位文学上的伟人。

茅盾先生的故居位于南锣鼓巷的一处胡同里,是一处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里面吗长满着葡萄藤和月季,还有茅盾先生为孙女亲手做的秋千,想必文物展示,是一处十分具有生活气息的地方!

地址: 北京圆恩寺胡同13号

交通: 乘坐104、107、108、113、124路公交车交道口站下车

齐白石故居

提起齐白石,我们就必须要说这位先生的画作,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齐白石先生的故居被保留至今,也是为了让后人可以很好的学习着齐白石先生的品格,和绘画技术,让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位伟大的画家!

地址: 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

交通: 乘坐地铁6号线在南锣鼓巷站下车。

蔡元培故居

其实提起蔡元培的故居,有着很多,这是因为蔡元培一生漂泊,四海为家,在北京就搬家四次左右,其中这里的小编要介绍是最重要的居住之地。

这里就是东堂子胡同75号,这里之所以是重要的,是因为这里是蔡元培振兴北大的辉煌和被迫离职的心酸都在这里发生了,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的转折点。

地址: 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

交通: 乘坐地铁5号线在灯市口站下车。

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至今我们仍旧感慨李大钊的骨气和爱国精神,李大钊的故居是在文化胡同的24号院的北院。

这里是在19年被叫做是北京市的文化保护单位了,总体是一座三合院建筑,其中北房是全家的卧室和餐厅,西厢房是书房兼客厅,东厢房是临时客房。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

交通: 乘坐地铁2号线,在长椿街站下车。

好了,关于北京的故居小编就介绍了这些,大家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就去北京好好的参观吧!

齐白石故居的介绍

齐白石故居为何这样衰颓

今天,看北京的天气特别好,阳光灿烂,风一点不冷。我们特地去齐白石故居参观。坐公交到西单商场下,然后找人打听“辟才胡同”。一路经人指点,不要多久就找到了这个所谓的“胡同”,——半点胡同的影子也没有了,看到的全是宽敞的马路和一栋比一栋高大气派的现代楼房。后来,在转弯的街口,远远瞅见一小片青灰色砖墙,里面有露出的老式屋脊,我们说那准是齐白石故居了。

走近一看,果然看到了砖墙背向马路的一侧,有老北京旧式四合院的大门,门紧闭着,门的一旁墙上嵌着刻有“齐白石故居”字样的石牌。从门缝往里瞄,被东西挡着,只能隐隐感到四合院的格局。大门上贴着纸条,明白写着“谢绝参观”。刚好有邮递员来送信,只见他熟练地从大门上开的一个小洞将一个邮件塞进去。问他里面有没有人,他说有齐白石的后人。我们从网上查询了有关资料,特意赶来拜访蜚声中外的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居,不但扑空,甚至连门也进不了。不知齐白石的后人出于何种原因要张贴“拒客令”,也不知齐白石的故居因何如此衰颓,大门破损,门楣破旧,完全是一副奄奄一息的景象。

尤其感到可悲的是,齐白石故居赖以生存的胡同已经荡然无存,若不是齐白石的名气和影响,可能这座小四合院也早已不复存在。

齐白石故居俨然象一座孤岛,彻底被现代建筑的大海所包围。所以,当我们无奈地离开这座四合院,再回首去看时,竟然觉得十分滑稽,就像一个又矮又小的丑物蹲在一群身材高大着装时髦的俊男靓女中间。

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国画家之一的齐白石,在北京仅有这么一座故居,本来是应当保存完好且整旧如旧向世人开放,齐白石的作品以及有关他的研究,都能得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展出。可是,今天我看到的却是破落、衰败。北京之大,可以建起成千上万的高楼大厦,何以没有齐白石的一席陈列之地?

设想,如果北京能完好保留一段辟才胡同,将齐白石故居精心开辟成齐白石艺术博物馆,让齐白石故居存活在当年的原始风貌里,我想这对弘扬中华文化,繁荣中华古老艺术该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即使仅仅为了旅游,那么一座保存完好的齐白石故居,也能为北京乃至中国吸引多少海内外游客!

齐白石故居的民间呼声

齐白石(1863一1957),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国画大师。中国近代美术文化史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人、寄萍老人等。年 青时作过木工。擅长诗、书、画、印。文化部于1953年授 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又荣获国际和平奖金, 196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墓位于海淀区海淀乡魏公村西南。碑文李苦禅所书。

北京十大私人四合院分别在哪里?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故居成了城市孤岛

这首名为《自嘲》的小诗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在他的“白石画屋”中所作。日渐颓废的尴尬境地。

在西城区的一片拆迁现场和新落成的居民小区里穿行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跨车胡同13号。事实上,这已经成为这条胡同的最后一户人家了。整个跨车胡同早已拆迁完毕。落日余晖之中,蜚声海内外的齐白石故居在周围林立的新居民楼的包围下,显得更加破败不堪,像一个孤岛。

齐白石在《自述》中说,“那年(1927年)冬天,我在跨车胡同15号(现13号),买了一所住房。”从此,直到1957年去世,白石老人一直在这里生活,他晚年创作的绝大部分传世之作都在这所简陋的旧宅里完成。

期间,为了照顾白石老人,曾经在东城区雨儿胡同专门给他修建了一处舒适的新宅居住。但是老人住惯了在跨车胡同家里“天伦之乐”的日子,他在给孩子们的信中写道:“ 予愿搬回跨车胡同老屋,数十年生活计已习惯。儿辈宜善体老人心意。”结果,他在新居只住了短短的几个月就搬了回来。

据齐氏后人介绍,1935年,白石老人为了安全,将家中北屋前面的走廊用铁丝装成栅栏。后来,他在题画时,常用“铁屋”二字,表明了老人对这里的深厚感情。1953年,齐白石把铁屋命名为“白石画屋”,用黑地烫金的篆书做成一个匾额,挂在堂前。并且题写长篇跋语,表达了他把这里长期保存下来的殷切希望。他说:“南岳山下有邺侯(唐代著名藏书家--记者)书屋尚存,千秋敬羡。余50岁后来京华,于城西买屋卖画,屋绕铁栅。如是年90矣尚自食其力,幸画为天下人称之。其屋自称白石画屋,不遗子孙,留为天下人见之一叹,而后或为得保千秋,亦如邺侯书屋之有幸也。”

但是,就是这所白石老人生前希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在北京市的任何一张旅游地图上,人们都可以找到“齐白石故居”的标注。但是,当许许多多的人怀着对大师的景仰之情慕名而来的时候,恐怕迎接他们的都是一种深深失望的感觉。

墙壁上大面积的脱落和裂缝随处可见,早已成了危房。门楼的一角不知何时已经断掉了,大门的黑漆因年深日久已经斑驳陆离。屋顶上丛生荒草更增加了这种凄凉的感觉。

齐白石的后人说,这还是一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精致院落。据他的长孙齐佛来回忆,当时,三间北屋是整个庭院的主体,结构为两明一暗,地装木板。正屋是客厅,也是饭厅。靠东为卧房,西边是画室。建筑普通,陈设也很简陋。一张朝西摆放的黑漆画案的南端,堆放着宽窄不齐的宣纸,北端则摆满了文房四宝和大大小小的颜料碟儿。一把圆座带靠背的竹椅,上面铺着一块布垫,是老人写字画画是坐的。据说,画案的对面原来还有一张香几,上面摆着一个能够一次走一年多的玻璃罩钟,是老人经常向人夸说的心爱之物。

据介绍,白石画屋的客厅中央,摆着一张普通两用饭桌,把四边的半圆木板支起来,便成了圆桌,放下去,就成了方桌。一把长藤靠椅,放在北墙下,天冷时加一个皮褥子,是老人画余饭后休息的地方。老人平生生活简朴,待客用的也只是几个板凳,解放后,才给他添置了一套沙发。

据说,院子里原来种有葡萄、凌霄和柳树,夏日浓荫覆盖。北院有一棵大枣树,高出房顶。由北院去南院辟有两个雕花青砖砌成的月亮门,十分古朴雅致。

齐白石去世后,他的后人仍继续在故居生活,直到今天。

年5月,北京市人民确定齐白石故居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从来没有对外开放过。 齐白石当年购买跨车胡同13号的时候,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宁静。根据他的《自述》,此前的10几年里,为了寻找艺术创作的一方净土,他先后搬了好几次家。当时的跨车胡同仅有15户人家,前面的一条胡同原名“鬼门关”,后靠太平桥,东南接西单牌楼,还是一处十分僻静的所在。解放以后,这里渐渐热闹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附近著名的北京金融街商业中心的建成,这一带逐渐成了寸土寸金、繁华热闹的地方。于是,这里也成为了一些有商业眼光的人注意的地方。紧挨着故居南侧的一条新扩建的马路也打破了这里保持多年的平静。

事实上,关于是否保留齐白石故居的问题,早有争论。1995年,齐白石儿子、全国政协委员齐良迟就曾向全国政协作出提案,建议在北京建立齐白石纪念馆。此后,严晓蒸等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出了类似内容的提案。 提案中,齐良迟表示,愿意与齐家亲属商议,将齐白石故居交给文化部或者中国美协,或者家属集资修缮故居,或者创立齐白石基金会筹办齐白石纪念馆。文化部对齐良迟的提案的答复中表示,申请建立齐白石纪念馆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齐白石故居予以适当扩建。利用故居比新建更有意义,也是较为现实的办法。”但是,“鉴于文化部基投资极为困难,无力承担该馆的部分投资,北京市文物局将予以全力协助。”可是,7年过去了,修复齐白石故居的设想始终没有变成现实。

齐白石故居的命运也牵动了其他有识之士的关注。2001年春,北京市政协委员李生生再次提出了修建并开放齐白石纪念馆的建议。他的提案被转发给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办理。但是,对北京市文物局的答付并不满意。

李生说,北京市文物局一直在强调困难。该局对他答复说:“首先是1957年齐白石去世后,故居年久失修,基础下沉,漏雨严重,已非小修小补所能解决。其次是多年来故居属于私产,是非开放单位。由齐白石先生的后代及其家属多户居住。因此一直没有一个日常管理单位负责故居的文物保护等诸项工作。”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由使用单位负责文物建筑的保养和维修。考虑到齐白石的家属多年来在故居内居住,亦是故居得不到彻底维修和开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2月,北京市“两会”期间,市文物局副局长舒小峰也对记者作了同样内容的解释。

据了解,1994年开始,北京兆泰房地产公司承接对北京市西城区南丰小区危改旧房改造工程。其改造范围主要位于齐白石故居东侧。当时,据说为了“节约几百万元的拆迁费用,”兆泰公司曾表示不愿将处于文物保护范围内的齐白石故居进行搬迁。

据北京市文物局的说法,经过他们的努力,兆泰公司后来同意承担故居内居民的搬迁费用,“住户搬迁后,由兆泰公司进行修缮,作为文化场所对外开放。”

“但是,因在与故居内的住户在搬迁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同时,齐良迟先生对此建议也有一定的意见,因此,最后造成了这种周围危改小区建设完毕,只余故居仍未得到任何改善的现状。”

北京市文物局的意见是,齐白石纪念馆“另行妥为选址为好。” 有好几位齐白石的亲属对记者表示过把故居交给国家、尽快修复开放的愿望。

白石老人的一位孙女说:“现在有人说我们不愿搬走是为了要钱,其实我们主要是不愿意把故居交给房地产公司。我们相信国家有能力把爷爷的故居修复好。”她说,兆泰公司曾对他们说,修复后的故居的一部分将用作该公司办公场所,这是所有齐家人都不会接受的。

他们说,这些年来,经常有不少国内外人士来到这里。尽管大门上早已挂上了两个“非开放单位、谢绝参观”的牌子,但是还是有许多人都敲了门,希望能到里面凭吊这位艺术巨匠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许多艺术界的人士认为,保存并修复在北京的齐白石故居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据齐良迟介绍,白石老人晚年在这里创作了将近2万多张中国画。在他去世后,他的家人遵照遗嘱,将数百张精品捐献给了国家。

据悉,齐白石在当时的湖南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的故居,已于2001年齐白石137周年诞辰前夕竣工,正式向游人开放。期间,湖南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拨出专款对故居进行修缮。而齐白石艺术展览中心也在湘潭市奠基,预计2002年建成。 另据了解,初步确定坐落于北京长安街上的“齐白石现代艺术中心”的选址工作,目前正在紧张的进行。

据文献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后,靠卖画为生的齐白石,在他位于跨车胡同的家里闭门谢客,在大门上挂出“官不入民家”的字副,拒绝日伪大小头目的索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日寇入侵北平时,他在这里画了《群鼠图》讽刺日本侵略者;为抨击旧官僚的腐败,他在这里画了《不倒翁》和题有“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螃蟹图。新中国成立后,他在这里画了著名的《祖国万岁》,抗美援朝时,他画和平鸽参加义卖,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深情。1956年,白石老人在这里接受了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被世界和平理事会遵崇为“世界文化名人”的白石老人,这位我国近现代美术界上的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在这里创造了20世纪中国画的辉煌。

能请列下北京市内的名人故居、旧宅院、旧府邸、历史遗迹、原址上建的博物馆吗?

北京十大私人四合院分别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13号,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北京五环小羊坊南街与经海一路交汇处,北京朝阳区东坝区域 东五环,北京市大兴区龙熙温泉度酒店南侧,北京阜石路双峪路口西800米路南。

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这个是齐白石故居。这个地方距离热闹的南锣鼓巷很近。但奇怪的是,新开辟的南锣鼓巷游人如织,迈不动腿,而旁边这些蜈蚣腿一样的原汁原味的真正胡同却很少有人来。这个13号老宅子建于清代中晚期,原来是一个官僚宅第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

此四合院坐北朝南,有大门一间,但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北面有正房三间,两侧还各带耳房三间,东西厢房也各三间,并以游廊环绕。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

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北房明间木隔扇上有木刻楹联。西耳房南侧西墙上装饰一砖刻“紫气东来”四字。

齐白石的生活年代、作品风格、代表作品及生平事迹

请来看看故居——齐白石故居:西城区跨车胡同。 茅盾故居地址:东城区后圆恩寺13号 。 郭沫若故居地址: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老舍故居: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谭嗣同故居:北京市宣武区北半截胡同41号。梅兰芳纪念馆于1986年10月建立,坐落在北京西城护国寺街9号。 纪晓岚故居:又称阅微草堂,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晋阳饭庄院内。只是原来阅微草堂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此宅原为清代威信公大将军岳钟琪的旧宅,后为纪晓岚官邸。荣禄故居: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交道口菊儿胡同3号。田汉故居:北京市东城区细管胡同。

再来个铁帽子王府——礼亲王府,东邻皇城根、西靠西四南大街、北顶颁赏胡同、南接大酱坊胡同。

来个郡王府——孚郡王府,自朝阳门内大街向北直至东四三条路南。街门原在朝内北小街。真正的王府大门在临街大门的后面。

来个宰相府——宰相刘罗锅故宅:东四南大街路东礼士胡同内。

也来一个公主府——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和敬公主府在张宗昌宅之后,今为某中央机关接待站,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要说有典故的小地方,几乎每一个北京胡同都是一个典故。这里面说些个胡同:戏楼胡同、钱市胡同、大丰胡同 观音庵胡同、观音庵 已经是居民小区 照片>>>

马相胡同 长青胡同 双寺胡同 水车胡同 水车胡同 水章胡同 水罐胡同 玉芙胡同 玉佛寺(蔡家大门并入)甘露胡同 甘水桥胡同、甘水桥 东光胡同 轿子胡同 东明胡同 观音寺胡同 四环胡同 永泰胡同 永泰寺 西井胡同 井儿胡同 西章胡同 西绦胡同 西绦儿胡同(北城根、北药王胡同并入)西魏胡同 西位胡同

有果胡同 油炸鬼湖同(小三条并入)光泽胡同 火药局、大火药局(小火药局并入)后坑胡同 后坑 后章胡同 后张公园、羊房胡同 羊房胡同 阳泉胡同 红园胡同 官菜园、菜园六条(骆驼胡同并入)寿屏胡同 烧饼胡同 苇坑胡同 苇坑 孝友胡同 药酒葫芦胡同 邱家胡同 邱家胡同 辛勤胡同 抄手胡同 罗儿胡同 罗儿胡同 朋奖胡同 彭家楼胡同 鸦儿胡同 鸭儿胡同、广化寺街(侯位胡同并入)铁香炉胡同 高井胡同 高井胡同 棠花胡同 糖房胡同(糖房大院并入) 景尔胡同 井儿胡同 黑塔胡同 黑塔寺 阔带胡同 口袋胡同 铸钟胡同 铸钟厂 槐树胡同 槐树胡同

新开胡同 南新开路(酱房大院并入) 滨海胡同 段家胡同 碧峰胡同 碧峰寺(新开路并入)潜学胡同 前桌子胡同 八步口胡同 八步口 小石桥胡同 小石桥 小半截胡同 小半截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黑虎胡同 小铜井胡同 小铜井 大石桥胡同 大石桥 大半截胡同 半截胡同 大黑虎胡同 黑虎胡同 大铜井胡同 大铜井 五根檩胡同 五根檩胡同 中教场胡同 中街(洋溢滋、长图治、剃头栅并入) 东桃园胡同 东轿杆胡同 东轿杆 东教场胡同 东新开胡同 东新开路、新开路(崇元观并入) 北草厂胡同 西轿杆胡同 西轿杆 西教场胡同 西教场(绵长胡同、草料铺并入) 迁善居胡同 。

说些地名的典故:五棵松

原为清提督劭英之墓。墓内有五棵古松树,周边荒凉,当地人便以此松树为地标,称该地方为“五棵松”。1966年修建一线地铁,原松树死掉。现在,在五棵松地铁站西北出口处仍种有五棵松树,以符其名。

原址的博物馆,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

齐白石以及他后代的详细资料?

齐白石的生活年代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作品风格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代表作品及生平事迹是《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扩展资料:

齐白石是20世纪的一位著名画家。他从一个湖南湘潭出生的农民的儿子——乡间雕花谋生的木匠,到举世闻名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许多领域都有非凡的创造。1953年,为庆祝他93岁寿辰,有关部门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仪式。

1955年,齐白石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57年,齐白石以95岁高龄在北京逝世后,国家又为其组织了盛大的公祭仪式,为他一生的荣耀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99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林木的文章《谁是识白石之伯乐》。文中说:齐白石是怎样成名的?那位提携他的人是谁?全中国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是徐悲鸿。但事实上,齐白石此前早就成了名,而且提携他的不是徐悲鸿,而是陈师曾。?

据齐璜(白石)口述、张次溪笔录的《白石老人自传》等书都对陈师曾提携齐白石有明确的记载。?

1917年,当齐白石第二次到北京避匪患,在琉璃厂南纸店卖画、印时,就受到当时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的赏识。陈师曾的循迹造访,使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在陈师曾的劝告下,品格不错但画法太似太拘谨的齐白石准备“衰年变法”。

齐白石自称,“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定大变”,“师曾劝我自出新意,变通画法,我听了他话,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

真正变法是从1917年底回湖南而1919年初再返北京后开始的。变法的确是受陈师曾的启发而进行的。也时时受到陈师曾的帮助。

胡佩衡这位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的导师、齐的朋友就说过,陈师曾曾对他讲,齐白石“思想新奇,不是一般画家能画得出来的……我们应该特别帮助这位乡下老农,为他的绘画宣传。

经过3年的变法,到1922年,陈师曾携齐白石画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齐名声大震于东瀛,画价亦爆增。

对此,齐在自传中不无欣慰地写道:“2尺长的纸,卖到250银币……还听说法国人在东京,选了师曾和我两人的画,加入巴黎艺术展览会……我做了一首诗,作为纪念:曾点胭脂作杏花,百金尺纸众争夸;平生羞杀传名姓,海国都知老画家。

从此以后,我卖画生涯,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这都是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

1923年陈师曾病故,齐白石十分伤心,他对张次溪说:“师曾提拔我的一番厚意,我是永远忘不了他的……我如没有师曾的提携,我的画名,不会有今天”。的确,1922年以后,齐白石国际国内名声鹊起。外国人都涌至齐白石家里买画,琉璃厂的老板也热情起来。

有齐白石自己之诗为证:“一身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晚岁破除年少懒,谁教姓字世都知。”且自注云:“因外客索画,一日未得休息,倦极自嘲。”林琴南对齐白石画亦极佩服,至有“南吴(昌硕)北齐(白石)”之称。?

人民网-齐白石是怎样成名的

齐白石的个人简介

齐白石是20世纪的国画大师,他是从出生草莽、最终登堂入室、成为官方画坛的****的极为特别的例子,堪称。他这样的人生,也只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形成,基本上不能复制。

因此,虽然他所创立的“齐派”(齐白石画派简称,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后人、传人很多很多,有些造诣还极高,却始终不能达到齐白石的艺术和社会地位的高度。

白石老人先后有两位妻子,分别是陈春君、胡宝珠,春君为齐白石诞下了五个孩子,其中,三位是儿子。胡宝珠,生育了七个孩子,四位是儿子。

七个儿子,按年龄顺序分别叫:齐良元、齐良黻(或写作“芾”)、齐良琨、齐良迟、齐良已、齐良年、齐良末——齐白石这几位儿子中,最年长的生于1889年,最晚的生于1938年,跨度将近半个世纪。

生小儿子时,齐白石已经年近75岁,他的孙子已好几位……这样几乎的生育史实,堪称艺术奇观。

齐白石的七位儿子,除长子资料不详,次子、六子,皆英年早夭。其余四子皆能画画,三个儿子已经离世,最小者,齐良末现年81岁了,是齐白石儿子中唯一在世之人!

扩展资料:

齐白石学绘画的第七子、小儿子齐良末,是齐白石74岁时所生,今年已经81岁了。

在老父亲和兄长的指点下,齐良末颇能掌握“齐派”绘画精髓,极具白石老人风骨,沐浴着好时代的春风,齐良末定能将“齐派”传人的大旗扛下去,依旧会取得相应的社会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齐白石

韶山十大著名景点

齐白石是一名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出生于1864年1月1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

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9月22日上午在嘉兴寺举行公祭,总理等参加了公祭。

扩展资料

齐白石故居原名齐家老屋、星塘老屋、星斗白屋,位于湖南省湘潭县白石乡杏花村星斗塘,故居建于清咸丰年间,属普通的湘中传统式农舍建筑。坐西朝东,土墙茅顶,占地200平方米。中间一排三间,南北又各三间,后北横两间倒塌。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出生于此,并一直在此生活,直至1900年迁居到附近的梅公祠。1986年与1993年,齐白石故居先后由湘潭县人民、湘潭市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齐白石故居由湖南省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9月,湘潭县文化部门将齐白石故居征收,并按原貌修复,开辟陈列室陈列。2001年12月,齐白石故居正式对外开放,齐白石故居及其周围景点已开辟为湖南齐白石故居风景区。

百度百科-齐白石

韶山十大著名景点:凤仪亭、韶峰、黑石寨景区、狮子山景区、滴水洞景区、湘潭韶山灌区水利风景区、青年水库、韶山红色记忆城景区、齐白石故居、云门寺。

1、凤仪亭

相传舜帝南巡时,命在此演奏韶乐,美妙动听的音乐响起,瞬间百鸟和鸣,凤凰翩翩起舞。舜帝在九嶷山升天后,凤凰又飞回韶山。韶山的百姓便在凤凰栖身的梧桐树旁,修造了一座“凤仪亭”。如今,凤仪亭坐落在仙女庵的后面。

2、韶峰

传说韶峰旧时有一条专吃生灵精血的蜈蚣精,整日喷发毒雾,使得这一地区浮云阴沉、乌烟瘴气、不见天日,于是太乙用宝塔将它镇服,此后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霞。此塔位于韶峰南山腰,塔岭晴霞因此得名。

3、黑石寨景区

黑石寨景区位于韶山风景名胜区北部,景区内群山起伏,植被丰富。区内青沟水库,水域狭长,两边崇山峻岭,每到春季则山花遍野,秋季来临则“层林尽染”。滑油潭更是苍松翠竹,峰回路转,流泉叮咚,鸟鸣山涧。黑石寨景区是以、垂钓、度等渔猎活动为主的森林旅游度区。

4、狮子山景区

狮子山景区位于韶山风景名胜区的东部,有如意亭、大塘湾、板凳岭、坪顶岭、燕子洞、四仙抬宝、雄狮吞日、乳桐庙等景点。

5、滴水洞景区

滴水洞位于韶山冲西边的角落里,韶山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夏热期长,严寒期短。滴水洞天,是韶山风景中一个著名的景点群,由滴水幽壑、虎歇坪、龙头山等自然风光与滴水洞一号等建筑组成。

6、湘潭韶山灌区水利风景区

湘潭韶山灌区水利风景区是国家水利风景区,水利工程雄伟壮观,大型建筑物均设计精巧,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不少工程景观由中央和省委领导题字命名,充满诗情画意。

7、青年水库

青年水库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位于湘潭韶山市城区边,依托青年水库而建。景区属水库型水利风景区。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林草覆盖率高,空气清新,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穿山甲、獐、狸、獾等珍稀动物。

8、韶山红色记忆城景区

韶山红色记忆城景区由昌龙集团韶山圣地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是韶山市重点招商引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其景观得到了湖南省旅游局、湘潭市旅游局的充分肯定,2014年已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

9、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占地150平方米,是一座普通的农舍。宅内陈列着许多齐白石大师的照片和诗画、书画、水墨作品,供游人欣赏。

10、云门寺

云门寺又名碑寺,始建于宋代1050年,明清两代数次重修。改建后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包括前殿、大雄宝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凤仪亭